close

分享新聞

購買投資型保單前 看準費用結構再出手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2014.04.10
隨投資環境轉佳,壽險商品的中投資型保單銷售就會增加,但金管會提醒,這類保險商品的費用結構有多種型態,消費者在投保之前,應審慎評估各商品的風險且詳細瞭解各種項費用結構,避免爭議。
目前投資型保險商品可連結的標的包括共同基金、金融債券、公司債、結構型商品等,因此複雜度頗高,而且若購買境外結構型商品,因屬國外金融機構所發行,又是以外幣計價,更會有匯率因素等因素要考慮
金管會指出,投資型保險商品的費用,一般而言包含前置費用、保單相關費用、投資相關費用、解約或部分提領的後置費用等,消費者於投保前務必詳細瞭解意涵及商品收費架構。
至於各保單實際收取費用的高低,也需要由消費者自行,或藉助保險招攬人員就個別商品特性作費用試算。
金管會強調,保險商品本質都是長期性契約,消費者購買前,要審慎評估自身需求,尤其如果保單連結複雜的投資標的,需確認自己具備投資專業或風險承擔能力,不要光看高報酬率,就被誘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