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的家裡有四個寶貝.
從他們的身上您可以有一些體會和人生經驗的累積!
我的父親年輕時帶著母親遠離漁村老家,到台北來找工作機會,
父親從事布行業務工作,他是個上班族,每天早出晚歸,
當年的布行會供應三餐,所以父親和我們四個蘿蔔頭情感很淡,
主要是沒有時間相處,他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需到全省去行銷布,
再加上那時的父親回家十分沈默,也具威嚴!
其實父親從來沒有動手打過我們,可是…我們就是”怕”他!
之後~~我大一些,父親是長子受了阿公之託,一定要提攜自己的兄弟,
當父親做了一段時間,父親和叔叔一起創業開布行,
那開布行的日子,我們小孩是不懂的,
只知道~~有時老媽會帶我們去店裡看看,最後…
店收起來,兄弟鬧翻了;聽母親說了一些辛酸,可是…我們也不懂!
也因為父親承諾了阿公,我家的錢就這樣…做生意…沒了,
父親雖從事業務,但一輩子使終沒有在台北買房,
主要是他認為:買房一定要存夠全額,他沒有貸款的觀念;
好在,他有四個小孩,二個男二個女,目前和我弟弟同住!
我公公老師退休!當年我結婚時,公公剛從學校退休,
因為他青少年就離家~公公思鄉,在退休後有半年會在大陸,
半年才在台灣!剛開始,我只並不是太清楚過程,時間久了~~
我終於有了清楚的了解:公公隨國軍退守台灣,一心一意想回大陸,
年輕時因為想回家,聽說生活上過得十分揮霍;
因為當年外省女生很少,外省男生很多.
在青春年少的歲月裡,誰不想追到一個外省女孩可以共組家庭!
只因公公是四川人,吃米的沒有比吃麵的高,所以外型略遜一籌,
也因為這樣,當然就嚐失戀苦果!
為賭一口氣~”比賽誰先結婚”的情況下,
公公簽了善待婆婆的切結書給婆婆的父親,和婆婆結婚了!
聽說養五個小孩的過程也很苦,雖說有政府的米和油,
但婆婆說那米都是過期,舊米比較難吃的.
或許因公公的父親是做生意,所以有些生意頭腦,公公他也很勤勞,
管學校福利社時會做一些小手工藝去販售,加減多賺些家用錢.
他認為~有土斯有財,所以努力賺錢買屋!
公公並不是想根留台灣,只是他覺得…成家一定要有房,
這樣~~公公雖然和台灣人語言並不算太通,但也可買屋!
退休後~~因為身份:公公有終身俸,而且他選擇月退!
從兩個上輩的父親身上,我有一些體會:
1.我的父親因為沒有”貸款”觀念,
所以努力存了一輩子的錢,永遠買不起房子;
我的公公存下一部份錢,先買房,再每個月努力還款,
最後他擁有了二棟房產.
2.那個年代大家都很辛苦,也很努力;
我的父親雖然有每月有節餘存下來,但辛苦存啊存,
可是台灣的利率由10%一路滑,滑到現在不到2%,
所以父親同樣的本金原本想靠利息過退休日子,
可原先如100萬一年可領10萬利息,現在只有2萬!
反觀公公,年輕時政府規定就是要從薪水中去扣一部份的錢到公保,
在他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領,領月退,或領一部份月退一部份一次領.
當年公公考慮他的身體不錯,所以全部領月退,
雖然每半年領一次,看似不多,
可是公公目前退休已快20年了,算起來…反而有利!
這中間他的同事~~有些悲慘經驗:
有些領一大筆的,因小孩想創業,沒了;
也有人返鄉到大陸,被騙,也沒了!
當然領月退因自身身體不好沒領多久人就身故,但配偶有半俸!
因為他們的親身經驗,讓我在大約35歲時開始存退休金,
當年還沒有少子化的話題,而且當年的利率也尚未下滑,
當時的勞保也還沒變成年金化,企業界也未有普遍退休金提撥制,
我只是單純的想~~~"如果”我現在就開始,
那我至少有長達30年的時間可以慢慢提存,
我也可以和公公一樣有一個終身俸!
剛好當時我服務的美商大都會公司推出了”遞延年金保險”,
就這樣我踏上了~~~存退休金之路!
當年…我剛生完老二,我們有房貸壓力,
有二個小小孩,一個二歲,一個一歲!
我每個月只能提存約2000元開始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