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聞
P2P新形態 採差別定價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2016.04.14
繼鄉民貸之後,另一家結合科技業與金融業共同成立的「LnB信用市集」,即將正式上路。該平台強調「不經手金流」,不觸及金管會底線的合法方式經營,並透過信用評等模型設立,對不同借款人給予適合的利率水位。
據了解,成立此平台的瑞保網路科技公司,登記資本額為1,000萬元,主要是來自矽谷的投資資金,延攬了前遠東銀個金副總楊瑞芬等金融界人士,經過一年的籌備成立「LnB信用市集」。
分享新聞
P2P新形態 採差別定價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2016.04.14
繼鄉民貸之後,另一家結合科技業與金融業共同成立的「LnB信用市集」,即將正式上路。該平台強調「不經手金流」,不觸及金管會底線的合法方式經營,並透過信用評等模型設立,對不同借款人給予適合的利率水位。
據了解,成立此平台的瑞保網路科技公司,登記資本額為1,000萬元,主要是來自矽谷的投資資金,延攬了前遠東銀個金副總楊瑞芬等金融界人士,經過一年的籌備成立「LnB信用市集」。
分享新聞
金融業今年現金股利少500億
【工商時報 朱漢崙/台北報導】2016.04.14
金融業「惜發」現金股利,至少500億元現金股利今年蒸發。根據金融業內部統計,由於併購需求、強化資本、獲利狀況等各類因素影響,今年金融業者對於現金股利發放普遍縮水,據目前業者已公布的現金股利發放概況,超過一半以上的業者現金股利額度確定少於去年,而且統計金融業投資者至少超過500億元的現金股利將就此蒸發。
分享新聞
遺贈稅喊漲 快贈與子女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2016.04.14
遺贈稅吹漲風,不少富爸媽擔心未來身後可能要多繳稅。安永會計師林志翔建議,富爸媽若擔心「被漲到」的,可以趁稅制還沒變動前先贈與給子女,確保只被國家課到10%的稅率。
財政部遺產及贈與稅委外研究報告昨天上網公告,建議提高遺贈稅稅率,檢討配偶間贈與免稅規定,及贈與稅免稅額。新政府也多次提出將調高遺贈稅,以增加長期照顧政策的財源,加稅大刀似乎將衝著富爸媽而來。
分享新聞
華銀行動金融卡 網購族首選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2016.02.17
全球數位科技浪潮下,各金融機構紛紛啟動「數位金融創新」(Bank 3.0)服務,華南銀行率先於去年11月底開辦「數位存款帳戶」,透過網路彈指之間,即可完成開戶作業。
華南銀行3日宣布,與臺灣行動支付公司合作,讓民眾在申請「數位存款帳戶」的同時,即可辦理「行動金融卡」,立即享受轉帳、繳費、繳稅、購物等最完整「行動支付」體驗。
分享新聞
迎戰數位金融 國銀各出奇招
【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2016.02.17
數位金融時代來臨,民眾親臨銀行辦業務頻率下降,國銀開始加強實體分行不同以往的服務,以永豐銀為例,今年就強推保管箱業務,開放保管箱可自由選號,鼓勵民眾使用,提供網路無法提供的服務,中信銀則是加強複雜問題的客戶服務。
分享新聞
100萬抽4萬! 理專超愛賣TRF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2016.01.11
前年開始,TRF問題即層出不窮,去年人民幣從6.23元貶到6.5元,原本金融圈以為該出場的都出場了,事實上則不然,銀行指出:「仍有新的價位、新的進場者」。
為什麼銀行愛賣TRF,不具名的銀行主管指出,對銀行和理專而言,最大的行銷誘因在於手續費高,100萬美元的TRF,手續費可拿4萬美元,報酬率達4%,遠高於任何財富管理業務的手續費行情。
分享新聞
貨幣戰現蹤…台幣爆量重貶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吳苡辰/台北報導】2016.01.05
2016年匯市開紅盤,在人民幣重貶影響下,出現新一波貨幣戰爭跡象。由於陸股重挫拖累亞股表現、外資匯出、亞幣齊貶等三大利空衝擊,新台幣匯率爆量重挫、連六日收貶,昨日重挫1.7角,以33.236元,為逾三個月新低,成交量18.93億美元,逾三個月來最大。
2015年匯市封關日,央行外匯局長顏輝煌示警,國際匯市動盪不安,且美國、中國、歐洲、日本等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勢分歧,預料2016年的匯市不會太平靜,要審慎以對。言猶在耳,2016年匯市開紅盤,人民幣有如跳水般重挫,在岸及離岸匯率意外雙雙「跳水」,分別跌破6.5及6.6的關卡價位。
分享新聞
行動裝置理財 掀熱潮
【經濟日報 記者吳曼筠/台北報導】2016.01.05
數位化時代來臨,愈來愈多消費者使用行動裝置進行理財,且比例大幅攀升。
澳盛銀行主打從消費者需求角度出發,推出「信用卡數位夥伴」讓澳盛成為台灣第一家以互動問答方式進行信用卡理財服務的銀行。因應手機與電腦使用者的瀏覽習慣不同,因此行動裝置版本也發展出回應式網頁設計,可隨裝置螢幕大小調整。
分享新聞
物價穩 明年所得扣免額不動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5.12.21
物價平穩,明年沒有減稅紅利。財政部指出,由於物價漲幅未達連動標準,所得稅的免稅額及三大扣除額均與今年相同。其中,免稅額已連續第四年不調整。
分享新聞
經濟學家:未來5年 美利率恐重返接近零
【工商時報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2015.12.15
《華爾街日報》調查經濟學家看法指出,儘管聯準會(Fed)即將展開升息,但受到通膨低迷、景氣循環走向尾聲等經濟風險影響,未來5年有可能重返接近零利率的水準。
分享新聞
升息在即 聯準會擔心通膨率沒跟上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2015.12.15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將在十五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預計十六日(台北時間十七日清晨)宣布九年來首次升息,不過,華爾街日報報導,聯準會發現令人困惑的現象:美國失業率已降到百分之五,接近充分就業,通膨率卻未如預期升高,目前還不到百分之一,與百分之二的目標差得很遠。過去四年,聯準會每年都預測隔年通膨率會達標,結果都預測錯誤,聯準會有人擔心,萬一通膨率未如預期在明年達標,本月升息實在太早,可能讓經濟衰退。
分享新聞
刷卡繳保費 享分期零利率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2015.12.15
繳交保費的旺季來臨,現在國內不少保險公司,都有與銀行合作推出聯名卡,除了給予保費折扣,還有分期零利率方案,不僅能讓保費支出降低,還有利於消費者調度資金。
目前市面上與保險公司合作的聯名卡,包括國泰世華銀行的國壽聯名卡、台新銀行的新光人壽聯名卡、台北富邦銀行的鑽保卡、永豐銀行的三商企業聯名卡、玉山銀行的南山聯名卡、凱基銀行的中壽聯名卡。
分享新聞
電子發票載具 信用卡入列
【經濟日報 記者何孟奎、陳美珍/台北報導】2015.12.15
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修法,明年第1季時,信用卡也將變成電子發票索取載具,財政部規劃由台新銀行信用卡優先試辦,預估年底全面開辦後,無紙發票占比至少將成長六個百分點。
立法院院會昨(14)日三讀通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賦予信用卡等作為電子發票載具的法源依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表示,明年第1季規劃由百貨業者先試辦,選定台新銀行信用卡率先辦理,預計年底全面實施。
分享新聞
TRF等潛在風險 逾2,000億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2015.12.15
國際市場波動大,金管會昨(14)日召開會議,緊盯國內金融業最新風險情況,10月份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等衍生性商品,潛在風險部位仍有2,000多億元。
國際金融情勢及股匯市變化加劇,金融機構經營風險明顯提升,為即時辨識重大風險,金管會建立偵測金融機構重大風險機制,針對國外曝險、獲利來源、投資部位等指標,進行偵測。
分享新聞
賣什麼?在哪賣?大數據告訴你
【聯合晚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2015.12.01
經濟部推動我國服務業升級國際化,委託商發院執行並催生台灣首個「服務業國際化議題支援系統」,軟硬兼施砸千萬打造的商業決策系統,由商發院超過千萬筆消費者資料分析,加上微軟的雲端計算技術,要台灣業者拓展與國際化借力使力。
分享新聞
企業導入IFRSs 不會增稅
【經濟日報 記者郭珈爾/台北報導】2015.12.02
適用於中小企業的IFRSs(國際會計準則)將於明年上路,財政部長張盛和強調,財政部基於租稅中性的原則,將會確保企業在採行新的會計準則後,不會增加租稅負擔。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昨(1)日舉辦IFRSs全面實施座談會,張盛和致詞時強調,中小企業採用新的會計準則IFRSs,雖然決策和資訊系統都要改變,但「用同樣的準則編報表,大家才看得懂」,可以吸引外國投資。
分享新聞
刷卡金今年拚新高 叩關2.2兆元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彭禎伶/台北報導】2015.12.02
國人愈來愈愛用信用卡消費,今年全年刷卡金額可望再創新高!金管會銀行局指出,國人今年前十月刷卡簽帳總金額已達1.842兆元,若以每個月平均刷2,000億元來計,預估今年全年刷卡金額可破2.2兆元,再創歷史新高!
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分析,在各大百貨週年慶的活動下,104年10月單月刷卡金達1995億元,是今年第二高,僅次於6月的2,424億元,11月、12月又適逢聖誕佳節,各類促銷活動將出爐,是傳統旺季,因此預估今年全年刷卡金可達2.2兆,超越去年的2.06兆,再創新高!
分享新聞
現金贈與購屋…更節稅
【經濟日報 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2015.12.03
明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使不動產贈與節稅效果大減。住商不動產特約代書張世樟表示,利用雙親每年合計440萬元免稅額的現金分年贈與子女作為購屋頭期款、每年需支付的房貸,未來現金贈與購屋可能取代不動產贈與,節稅效果更佳。
相較於購買的房屋以買進價作為成本,受贈的房屋則以受贈當年的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認定為成本。張世樟表示,目前受贈房屋出售的所得稅計算方式,是以出售市價,減去認定為受贈成本的公告現值與評定現值後,再乘上房地比,併入個人綜合所得課稅,由於課稅基礎與市價至少相差三到五倍,併入所得稅計算後稅率將十分驚人,反而辜負了父母贈與的美意。
分享新聞
查稅效應 房產移轉贈與降溫
【經濟日報 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2015.12.03
內政部統計顯示,今年前10月全台建物贈與移轉為4.3萬件,年減8%,近年逐年增加的不動產贈與,恐創下七年來首降。業者分析,房市降溫、稅捐機關查稅嚴格,使贈與降溫,明年房地合一稅上路,贈與風潮更將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