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聞
證所稅開徵 恐是利空出不盡
自由時報/陳永吉2012.08.13
證所稅案7月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但市場成交量並未因此恢復,緊接著10月施行細則也會出爐,最近各大券商投顧紛紛發表證所稅對台股未來的影響,不過多數認為,證所稅對台股負面多於正面,悲觀者更認為,台股不會利空出盡,而是「利空出不盡」。
台股將三低當道
對證所稅一案最為悲觀的為統一投顧,統一認為,未來台股將會三低當道:低成交量、低周轉率、低本益比,原先籌資以及流動性等功能都出現結構性破壞,統一並預期,當指數接近8,300-8,500點區間就會因為避稅需求而出現賣股退場的現象,8500點將成為指數天險,台股不具吸引力,變成雞肋,未來投資人退場,日均量萎縮至600~700億將為常態。
統一投顧並分析,台灣證所稅隨指數浮動設計,舉世罕見,加上獲利的課稅基礎是依照指數高低變化設算,不但複雜且不合理,內資不歡迎,外資搞不懂,未來外資在台股的投資組合配置,將因指數位置不同而改變。
統一指出,過去20年,台股站上8500點時間約12%左右,隨著新版本證所稅開徵,8,500點已經成為障礙,所以未來2年政府很難課到證所稅,不但課不到證所稅,也因為成交量萎縮,證交稅預算也無法達成,國家財政更吃緊,勢將造成排擠效果,全民受害。
群益證券也認為,政府急就章端出沒有配套措施的證所稅,反映出政府的施政能力與決策品質,雖然公平正義成為證所稅立法的精神,但立法過程屢見表裡不一的窘境,已嚇壞台股投資人,但這個政策是一個沒有牙的老虎,只是心理層面大於實質衝擊,不過心理因素是股市投資重要的因素。
群益認為,台股主要進出幾乎都是國際熱錢,實務上只有外資大量買超推升台股時,台股才有可能超過8,500點,所以證所稅變成對內資與散戶課熱錢稅。只是,這個徒有證所稅之名的法案,實際對稅收貢獻有限,一旦明年開徵後課不到稅,到底是德政還是惡法就會現形,如果實際徵收的稅收與預期相差過大,但行政資源與立法成本投入龐大,惡法之名將籠罩證所稅法案。
中實戶將暫時撤離
富邦投顧則認為,佔每日成交量約40%的國內中實戶是此證所稅的主要受影響者,現在許多中實戶也都暫時撤離股市,小型散戶雖然不需支付證所稅,但信心低迷也對散戶帶來傷害,同時富邦也發現台灣政策反覆,導致許多外資對台股轉趨謹慎,資金從台股移轉至其他亞太新興市場。
相較其他投顧,凱基則相對樂觀,凱基認為,由於剔除高所得者強制申報核實課稅制,縮短設算制實施時間,8,500點以上玻璃天花板在2014年後即取消,再加上持股滿3年自然人稅率可降至3.75%,減少大股東課稅賣壓,並且三讀通過後,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消失,短線以中性偏多看待,中長期回歸產業及個股基本面。
對於未來因應之道,投顧人員表示,現在到年底前就是逢高減碼,如果大股東或中實戶拉高出脫,長線投資人可以先將手中獲利的持股賣出再買回,借此墊高成本。
另外,投顧也表示,如果未來2年當加權指數逼近8,500點時,避稅需求浮現,則影響股價較重的權值股將較受壓抑,反觀較不影響權值的中小型股,將在獲利極大化的需求之下有表現空間,投資人可以擇優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