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聞

大眾運輸時代 真的來了

中國時報/華健 2012.09.07

根據交通部最新統計,高速公路通行車輛連續四個月減少,同時台鐵、捷運、巴士載客量都明顯增加,我長期依賴大眾交通工具,看到這些數據很是高興。或許汽油太貴是直接原因,但依照我的體驗,部分大眾運輸系統確實進步了,可以吸引並留住乘客。而大眾運輸系統若能和乘客持續良性互動,我們可以期待一個大眾運輸時代的來臨。

 其實人們對交通的期待會改變,交通政策與規畫方向也須跟上。二次大戰後,歐美國家人民普遍熱衷以個人交通工具配合其消費需求,公車、單車和火車都趨於冷門,道路交通建設也隨著急速成長。台灣經濟起步較慢,但因油價長期偏低,加上政府也樂於配合「民意」,大力闢建、拓寬各級道路,無形中助長了私家車的購買與使用,與車路容量競相成長。

 然而一套符合永續的交通體系,不是也應同時兼顧環境品質、經濟發展及社會公平正義?交通成長對我們生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噪音、振動、景觀、生態等皆至為明顯,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當中,又以源自交通的成長最快。《為世界把關》估計,交通帶來的氣體排放在二○五○年之前將增加三倍。尤其源自交通對人體有害的空氣汙染物占總排放八成以上,每年導致無數人早死、病痛。

 從社會發展層面看,目前的交通和土地開發型態對窮人特別不利。為了鄰近負擔得起的住屋而接受低薪受僱,或可以多賺點錢但卻必須每天花很多錢與時間通勤,他們往往被迫在二者之間做一選擇。其實都市化與社會發展過程中,這些負面結果並非真的無法避免。許多城市已經證明,相較於「快速機動車輛化」策略,永續交通策略可一方面滿足隨著人口、就業及交易所增加的移動需求,卻又能以較低的整體成本、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及更少的負面效應達到。

 而充分整合大眾交通及與單車與步行的永續交通系統,正可讓社會各階層,包括工作、求學弱勢或不良於行的民眾,共享交通建設成果。何況,增加走路和騎腳踏車的身體活動量,可同時增進國民健康並降低慢性病醫療支出,在許多國家也已逐漸受到重視。

 減少路上車輛並改變在都市裡的移動方式,對環境與經濟層面也有意想不到的效益。根據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數據,如將美國汽車油耗標準提高到約每公升二十七公里,可為美國創造四十八萬四千個就業機會;為駕駛人省下一千二百五十億美元;減少三分之一石油進口,並減少相當於九千萬輛車在路上的排放量。而歐洲如倫敦等城市也證明,透過收取塞車費,用來投資在提倡巴士與單車,可阻止長期持續成長的交通負擔。許多公認較符合永續的社會,也有一部分歸功於綠色技術在大眾運輸系統上的應用。其中最常見便是免除了柴油引擎嚴重空氣汙染與噪音,並將電力取自再生能源的電動巴士。

 台灣社會車禍死傷數字當中,行人占高比例。而這些悲劇,大部分可以靠以人為中心思維的硬體建設等具體作為予以避免。例如結合步行、單車和大眾交通工具的運輸系統,不僅可以充分體現為政者對老百姓的貼心,更可讓政府、運輸業者及民眾互利共榮。

 二○一二年六月里約永續發展會議決定,將投入最大一筆財力與物力,用於在未來十年發展永續交通。一改過去幾十年來在高容量車道等非永續交通系統上的投資,轉而致力於能促進行走、腳踏車使用、高品質大眾運輸系統及智慧型交通管理,以降低資源的消耗,保護大眾健康,使都市變得更快樂、更良善。對台灣而言,在油價高漲的當下,正是個改變交通思維與人民交通習慣,積極用政策促進以人為本永續交通的大好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