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聞
台大徵急診住院醫師 僅1人報名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台灣逐漸面臨「內外婦兒急診科」五大重症醫師皆空困境,
台大醫院急診今年招收住院醫師,更是破天荒只有一人報名,醫界擔心,急診人力越來越吃緊,恐使醫療疏失與糾紛的風險升高 ,現職急診醫師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醫界自嘲救命不如救醜
受到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制度改革的影響,各專科可招收的住院醫師名額,去年到明年均必須暫時減半,急診也不例外。台大急診從一年可招四、五人,去年起縮減至兩人,去年雖招滿,但今年卻只有一人來報名,且最後也未必願意留在台大。
工作辛苦、醫療糾紛多,越來越多急診科醫師出走,到診所改做醫療美容,醫界紛紛自嘲:「救命不如救醜,醫人不如醫狗。」台灣急診醫學會秘書長、台大急診醫師顏瑞昇指出,這樣的趨勢的確令人相當憂心,衛生署若再不設法解決,急診恐將面臨人力不足的困境。
月薪才6萬 不敵私醫挖角
台大醫院是國家醫學中心,但公立醫院薪水低,大環境劣化下,重症科更吸引不到醫師。以台大急診為例,雖然訓練比較扎實,但住院醫師的月薪只有六萬元,私人醫院卻願意給到十萬元,顏瑞昇表示,今年好不容易有名台大醫學系畢業生立志走急診醫學,最後卻基於現實考量,還是轉到私人醫院當住院醫師。
顏瑞昇表示,台大急診每年約需要十名住院醫師新血,但衛生署過去限制一年最多只能招四、五個,已經不足,這三年改革過渡期,更縮減至一年兩個,又面臨招不到人的危機,急診人力越來越吃緊。
五大重症科 人力吃緊
就連過去被認為當紅的眼科,似乎也難逃這波醫療崩解海嘯。一名公立醫院眼科教授沮喪地對記者說,自己從來沒有那麼絕望過,醫護人員的士氣,已降至前所未有的最低點。
台大醫院去年甚至有一名已完成住院醫師訓練的眼科醫師,到外院執業一陣子後,最後決定放棄當醫師,轉行做金融投資。他對友人說,自己每天都擔心受怕,不知哪一天會捲入醫療糾紛,吃上官司。
看到這樣的新聞您會不會覺得難過?
救命是醫師的天職,如果您學醫後因為怕醫療糾紛就不願進入醫院,
甚至於用薪資高低為主要考量.我雖不能說:這樣的選擇有何不對?
但~~醫師的生命價值,地位崇高等無形的聲譽,將隨著…這些現象,
讓我們開始有”另類”的看法!
台灣因為日本的關係,大多數的早期菁英只能從醫,
當然~也因為有他們的貢獻,讓民眾對醫師有非常高的評價!
曾幾何時~時代變遷,醫師的高道德淪為賺錢工具,
如今又擔心醫療糾紛,轉行從事他行.
昨天聽中廣吳淡如小姐的節目時,剛好在說有關於~醫美這行,
主要受訪者是教消費者如何分辨醫美的效果?
但節目中也說:目前從事醫美這工作,並沒有限定非醫師資格不可!
這部份~衛生署現今是無法可管的.
可見~~我們的許多行業,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民眾只能事先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