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新聞

人民幣理財 存款熱、保單冷

聯合報╱薛翔之

2013.03.04

人民幣投資商品陸續上架,人民幣理財產品出現冷熱不同的情況,例如資金湧入人民幣存款,但人民幣投資型保單反應未如預期。

銀行主管觀察,國內開放人民幣業務一個月以來,高資產階級多半直接投資人民幣指股票型基金(ETF);一般小資族較適合靠投資人民幣保單投資人民幣ETF。

目前銀行業推出的人民幣相關商品,有人民幣存款、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型保單;以及投資國際機構、大型企業發行等為標的,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寶島債」等。

銀行主管指出,人民幣業務全面開放後,部分銀行推出的存款利率動輒超過2.5%,甚至達3%以上,吸金力十足,導致資金紛紛湧入人民幣存款,影響其他種類人民幣商品的買氣。

例如,人民幣投資型保單反應不如預期。銀行主管表示,目前國內已經開賣的人民幣保單約有10檔左右,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主要以華夏深滬300ETF、南方富時中國A50 ETF、易方達中證100A股ETF、嘉實MSCI中國A股ETF等人民幣ETF為主。

不過,銀行主管表示,目前投資人民幣ETF的管道,除了投資型保單以外,還可透過銀行的信託業務(財富管理)投資,因此未必要利用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來投資。

例如,遠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花旗銀行、台新銀行、澳盛銀行都有提供人民幣ETF相關商品,不少高資產階級都直接投資人民幣ETF。

各銀行提供申購人民幣ETF的門檻不同,遠東銀行是以人民幣2萬元(折合新台幣9.5萬元)為最低投資門檻;台北富邦銀行單筆投資下限是人民幣3萬元(約台幣14多萬);有的銀行則是從人民幣10萬元起跳,投資門檻不算低,較適合口袋較深的族群。

一般小額投資的民眾因為資金不多,較適合分期繳、連結ETF的人民幣投資型保單,投資門檻較低,單期負擔3000、5000元。不過,銀行主管表示,因為分期繳納的人民幣投資型保單,必須繳納手續費,加上大陸股市現階段表現普通,目前對一般投資人的誘因並不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