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新聞

人民幣理財 ,風險知多少?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教授

2013.03.06

對民眾而言,開放人民幣存款,無疑是投資理財管道的增加,部分銀行甚至提供平均高達2%至3%的年利率,來吸引定期存款的客戶。探究一般民眾進行人民幣存款的動機,不外乎有三種:

第一、實質需求:例如因為要到中國從事旅遊、留學或置產等相關活動的民眾,因為需要人民幣,且預期人民幣長期而言相對於其他幣別(特別是美金)會升值,因此先購買人民幣。

第二、投資理財需求:雖然沒有實質需求,但由於人民幣定存的利率高於新台幣,加上預期人民幣會升值,所以購買人民幣,希望能賺利(率)差之餘,又能賺匯(率)差。依據投資外幣的原則:「購買利率高,且預期將來會升值的貨幣」,投資人民幣似乎符合此一原則。

第三、資產配置風險管理需求:人民幣的資產,已逐漸成為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作投資組合的風險管理,民眾可能考慮做人民幣存款。

從利率的角度來看,我國外匯指定銀行人民幣的存款利率,不會也不可能一直維持高檔,將來應會有相當程度的調降,特別是未來台灣的人民幣越來越多時。

依據經濟學的原理,貨幣市場利率的決定取決於:資金需求者對資金的需求與資金供給者對資金的供給的力度大小,如果前者大於後者,則利率上升;反之,則利率下降。由於人民幣屬於外幣,政府對其利率高低,並沒有加以明確的限制,因此銀行有相當大的程度,可以自行決定人民幣利率的高低。

各銀行對於人民幣利率的決定,最終要取決於該銀行對於人民幣資金的需求,如果該銀行有(不管是合法或還未合法而遊走法令規定邊緣的)管道可以去化人民幣(例如:貸放給在中國營運的企業,包括中國本地國營與民間企業及包括台商在內的外商;投資中國國營企業或銀行發行的債券),則將會祭出高存款利率,以吸收存款;反之,銀行若沒有好的人民幣資金去化的管道(事實上,目前大多數的本國銀行可能都沒有),終究是要降低其存款利率,以避免虧損的可能。

隨著一般民眾人民幣存款的越來越高,且原在香港有人民幣存款的企業,亦可能將部分存款移回台灣,雖說這些存款有可能因為企業資金調度的需要,隨時有匯出的可能,但此舉無疑地也會提高本國銀行人民幣資金的水位,凡此種種都會降低銀行對人民幣資金的需求,進而調降人民幣的存款利率。特別是部分提供高人民幣存款利率又沒有好的資金去化管道的銀行,宣傳噱頭的成分遠大於其對人民幣的需求,這樣的銀行未來調降人民幣存款利率的可能性及幅度自然越大。

事實上,即使有管道可以去化人民幣的銀行,也不一定會提供很高的人民幣存款牌告利率,因為對這些銀行而言,他們需要的是大額的人民幣存款(利率可議價),小額的存款對其貸放所需的金額而言是杯水車薪,不太可能對非大額人民幣存款戶提供太高的利率。

人民幣係一種外幣,當然有「匯兌風險」。此外,目前每人每日的買賣限額為人民幣2萬元,民眾在買賣人民幣時都會受到金額的限制。而且如同其他外幣一樣,民眾如果以人民幣現鈔來存、提款,由於銀行需負擔人民幣偽鈔查驗與保管及運送等作業成本,大部分的銀行都還要收取手續費。民眾購買人民幣時,必須以銀行所開出的賣價(賣出人民幣的價格,比買價高)來買入人民幣,當民眾要將人民幣換回新台幣時,則必須以銀行所開出的買價(買入人民幣的價格,比賣價低)來賣給銀行人民幣,其中的買賣價差,可能高達好幾十點(Pips),此價差主要反應銀行人民幣持有的成本及流動性。通常利率開得高的銀行,其牌告匯率的買賣價差通常比較大,當民眾與這些銀行做交易時,會以比較高的價格買到人民幣,而以比較低的價格賣人民幣給銀行,換言之,銀行可能在容易比較的利率上讓民眾吃一點甜頭,而在相對不容易比較的匯率上讓民眾把吃到的甜頭吐回來給銀行,符合台語俗諺所講的:「有一好,沒兩好」。

如果民眾選擇開出比較低賣價的銀行來換人民幣,然後匯到提供高利率的銀行作定存,看似匯率與利率都佔到便宜,但通常銀行會收取匯款與解款手續費,如此一來,對民眾不一定有利。此外,部分銀行可能會有起息門檻或需搭配其他理財工具的規定,這些都是對人民幣理財業務有興趣的民眾必須注意的事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