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聞
憂美債 歐股基金轉熱
聯合報/周小仙
2013.10.18
美國債務問題攪局,近期國內美股基金買氣退燒,歐股基金則異軍突起,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9月買氣最旺的投信基金,不乏被投資人遺忘已久的歐洲基金。
分享新聞
憂美債 歐股基金轉熱
聯合報/周小仙
2013.10.18
美國債務問題攪局,近期國內美股基金買氣退燒,歐股基金則異軍突起,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9月買氣最旺的投信基金,不乏被投資人遺忘已久的歐洲基金。
分享新聞
股票型基金規模 逆勢增76億
經濟日報/王奐敏
2013.10.18
9月全球市場屏息以待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動向,市場氣氛陷入觀望,投信基金買氣不佳,9月投信基金規模因此較上月縮水4.3%,下滑至1.91兆元。
分享新聞
自經區租稅優惠 4原則鬆綁
工商時報/呂雪彗
2013.10.18
為加速自經區特別條例草案的審議,副閣揆毛治國昨(17)日就爭議項目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財長張盛和鬆口,針對自經區內新增示範事業,不分實體區或虛擬區,只要符合「新技術、新人才、新事業、國內所欠缺沒有的」四大原則,即可享受租稅優惠措施。
分享新聞
日擬善用巨量資料 振興觀光
中央社
2013.10.14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觀光廳為招攬觀光客,計劃利用全球定位系統蒐集觀光客的巨量資料(Big Data),以開發新觀光景點、途徑、特產品等。
分享新聞
全球對美債仍有信心 無意拋售
中央社/趙蔚蘭
2013.10.14
美國財政爭執不休,拖累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並導致美國面臨各國的撻伐,但持有總計超過1.3兆美元美債的數個國家仍表示無意拋售美債。
分享新聞
發票獎金扣稅 不能併綜所稅申報退還
中廣新聞/黃悅嬌
2013.10.14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近來發現民眾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誤將統一發票中獎獎金申報為機會中獎所得,並將扣繳稅款申報退稅;但稅法規定,統一發票中獎獎金的扣繳稅款,採分離課稅,不能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退還。
分享新聞
自經區租稅優惠 大於上海
工商時報/呂雪彗
2013.10.14
自經區特別條例草案今天將報院審議,與上海自貿區最大不同點,是我自經區租稅優惠誘因多,對居住滿183天外籍白領,符合一定條件者將排除海外所得納入最低稅負申報。不過,未來新增服務業等產業活動或虛擬區能否給予租稅優惠,政院近日將拍板決定。
分享新聞
每戶今年減稅2,150元 349萬家庭受惠
經濟日報/陳美珍
2013.10.14
明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包括受薪階級在內,個人免稅額與三大扣除額、課稅級距均因物價高漲連動調高,減免額度至少調增3,000元,國庫釋放減稅利益達75億元。
分享新聞
營所稅暫繳進補 短徵縮減 營所稅暫繳申報
工商時報/林淑慧
2013.10.08
今年度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暫繳申報,已於9月底結束,依據財政部統計,截至上周四(3日)為止,國庫已收到1,118億元暫繳稅款,超越去年度營所稅暫繳總額,有了這枚稅收大補丸,可望縮減全年稅收短差數,但是,今年營所稅仍難逃短徵命運。
分享新聞
地稅、房稅一市兩制招議
臺灣時報/鄭德政
2013.10.08
一0二年地價稅即將在十一月一日開徵,市議員陳文科、蔡淑惠與洪玉鳳卻發現,市府今年地價稅、房屋稅稅制「一市兩制」,地價稅方面原南市的行政區加稅三億元,原南縣則減稅一億元;房屋稅增加四千多萬元,三位議員抨擊市府缺錢,怎能以「加稅」手段「搶奪」市民呢?痛斥賴清德市政團隊是「沒有疼惜心的團隊」。
分享新聞
海關推進口稅則預審 減爭議
工商時報/林淑慧
2013.10.08
為提升通關效率,海關力推進口稅則預審制度。官員表示,稅則預審制度為免費諮詢服務,可協助業者提早得知進口稅率,可大幅提升業者預估進口成本的準確度,並有助減少徵納雙方的爭議。
分享新聞
美國預算僵局 恐將延續數週
中央社/林淑媛
2013.10.03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晚與國會兩黨領袖會面後,預算僵局沒有解套跡象,華府有關臨時撥款法案與提高舉債上限僵局,可能要持續數週之久。
分享新聞
服貿開放金融 助台商融資
中央社
2013.10.03
立法院今天舉行服貿協議公聽會,多數業者認為,服貿協議有助台灣金融業擴大業務商機,但也有人質疑與大陸簽署服貿協議後的國家安全問題。
分享新聞
摩根:黃金周大出遊,消費熱旺陸股
時報/任珮云
2013.10.03
目前中國正值十一黃金周,今年假期長達7天,不但出遊人潮眾多,消費力道也相當令人期待,再者,根據摩根投信統計,上證指數在十一長假後的表現有愈來愈好的趨勢,雖然後一月小跌0.6%,但拉長至後三月~後六月上漲機率超過五成,後六月平均漲幅近6%,顯見黃金周效應對股市的拉抬作用。
分享新聞
預售屋換約免奢侈稅 投資客狂炒
民視
2013.10.03
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預售屋就像期貨,會帶動房價上漲,因為相對成屋來說,預售屋成本低,而且也不用課徵奢侈稅,成為投資客積極炒作的標的,讓資金不斷湧入,房市專家說,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且有些區域的建案,高達一半以上,都是投資客在操作。
分享新聞
買住宿券 入住才開發票
經濟日報/吳泓勳
2013.10.03
購物當下沒收到發票別緊張。國稅局表示,一般交易須當場開立發票,但如果在旅展購買飯店、旅館住宿券,業者可到實際消費時才開發票;若是網購、電視購物的話,只要符合消保法第19條規定的特種買賣項目,也可七天鑑賞期後才寄送發票,沒有漏開發票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