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新聞

提升國際能見度 科特勒三問台灣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黃昭勇/專訪】2014.09.29

 

 

 

 

 

 

 

 

 

提到台灣,引發的三個聯想,「我想是腳踏車、網球拍和為數眾多的零組件廠。」現代行銷學之父科特勒(Philip Kotler),閉起眼,重溫三度訪台回憶,娓娓說道。
科特勒不諱言,台灣不常在國際新聞中出現,「能見度不高,」甚至今日不少歐美人士,即使聽過台灣,卻說不出對台灣的印象,甚至就止於「亞洲國家、擅於製造」,但台灣絕非如此而已。
科特勒說,國際能見度低是劣勢,但愈是如此,台灣愈應挺身,在全球議題中主動扮演「解決問題」角色(problem-solver),讓大家知道台灣的存在。他表示,在國家行銷上,應聚集有限資源,主動出擊。像愛爾蘭,內閣設有專職「行銷部長」(minister of marketing),負責國家對外行銷。
「相較不少亞洲國家,我眼中的台灣具備『成熟經濟體』的井然有序和舒適,政治、社會相對穩定;但不少對台灣陌生的歐美人士,卻未能認識到台灣的這一面。」科特勒說。
科特勒表示,台灣必須先想清楚三個問題,「自己是誰」、「想成為誰」、「想讓誰了解自己」,才能說出動人的「台灣故事」,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
幾乎所有學行銷的人,都曾讀過科特勒的著作,他的書是學行銷必讀的「聖經」。
【2014/09/29 聯合報】

科特勒:宏達電給外界印象「幾近空白」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黃昭勇/專訪】2014.09.29 04:48 am
若全球手機廠只剩三家,在蘋果、三星以外,第三家會是宏達電嗎?有「現代行銷學之父」之譽的科特勒(Philip Kotler)沉思片刻說,宏達電傳達給外界印象幾近空白,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麼。(What is HTC doing ?)」
科特勒是美國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國際行銷名譽教授,曾任跨國企業如IBM、GE、AT&T等公司顧問,著作等身,為全球市場行銷學權威。他此次訪台,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替台灣品牌營造之路把脈,提出建言。
科特勒以智慧型手機為例說,各產業發展成熟後,都可能將走上三強鼎立局面,目前蘋果、三星各擁有占上風的行銷策略,「宏達電卻沒有留下鮮明印象。」
第三強誰能出頭?目前還說不準,宏達電「或許還有機會」,然而,蘋果有賈伯斯傳奇支撐,他宛如電影明星般的個人魅力,至少能延續十、廿年之久,每次蘋果新品發表,都能創造驚喜,蘋果迷引頸企盼他又會從牛仔褲口袋裡掏出甚麼驚喜,他本人就是活生生的品牌。
至於三星,砸重金、布下天羅地網行銷,縱使沒有如賈伯斯的「個人秀」張力,卻令人想不看到也難,強迫消費者認識三星。科特勒說,宏達電若想扭轉劣勢,必須找出新利基,不能再擠破頭做大家都有的東西。
舉例來說,開發特別功能,吸引專屬的死忠擁護者。此外,行銷不是只露出品牌名稱,品牌背後的意涵能否成功表達,才是關鍵。
台灣逾九成為中小企業,及偏重中間材製造的零組件、代工產業,先天是否不利行銷?科特勒認為這是妄自菲薄。他指出,行銷從來就不是比誰花的錢多,尤其進入「行銷三點零(Marketing 3.0)」時代,企業和消費者間不再只是純銷售關係,如何擴大分享與關懷精神,愈來愈受消費者重視。
他認為,零組件、原材料製造商同樣能經營品牌,只是銷售對象是專業的採購商或業務。科特勒舉杜邦化學(DuPont)為例,不少材料後來取得商標名,知名度大開,更能創造行銷效益,如Gore-tex、不起眼的去汙劑變「去汙大師」(stainmaster)、尼龍材料等都是例子。
【2014/09/2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