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聞
父親節送禮排行榜 保險成熱門新選擇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2015.08.06
國人保障意識提升,讓「保險」成為父親節的禮品之一。根據「Opt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公布的父親節送禮排行榜顯示,包括茶酒、手機、保險與3C商品,都名列前矛,其中「保險」更是過去少見被提及的禮物。
第一金人壽表示,人生階段隨著年紀不同,父親應有不同的安家任務與保障需求,抓住重點的保險規畫原則,才能緩減事故發生後造成的經濟衝擊。
以30歲左右的爸爸來說,壽險、意外險是少不了的規畫險種,畢竟正處於建立事業基礎的階段,工作時間長且需要在外奔波打拼,事故發生機率也相對較高,若考量傳統壽險的保費成本高,則建議投保變額萬能壽險搭配定期意外險。
而40歲以上的爸爸,可能都處於必須承擔房貸、車貸和子女的教育經費的階段,呼籲先算出家中的財務缺口,再另外投保「定期壽險」移轉人身風險。第一金人壽舉例,如果背負500萬元的房、車貸,再加上每年15萬元、預計尚有十年的子女教育費用,共累積的財務缺口為650萬元,因此定期壽險的保額應規畫650萬元以上。
同時,也建議在此時加強投保「重大疾病險」,除了能提供癌症給付,也提供特定重大疾病保險金。
至於超過50歲的爸爸,開始為退休規畫作打算後,應強調保全資產,不讓市場波動吞噬利息收入,最好降低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比重,轉而投入比較保守,但能提供穩健收益的變額年金險。
中國信託人壽則認為,爸爸應注重身體風險,可選擇投保長年期的還本型意外險,包含一般的意外醫療保險金日額給付及住院手術保險金、長期住院保險金及意外傷殘扶助金的保障。
南山人壽也強調,許多慢性病都發生在年老退休之際,且愈老醫療費用愈高,除了長期照顧保險,最好再規畫終身型實支實付醫療險,補足傳統保障只有到75歲的缺口。
投保孝親保單 讓父母退休樂活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2015.08.06
父親節即將到來,國內壽險業者提醒子女,父母一路提攜長大,花費的心力及金錢難以估計,當父母逐漸老去時,有義務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可透過「孝親保單」,包括還本型保險、投資型保單,協助完成孝順心意,讓父母安享晚年。
中國信託人壽表示,如果是希望孝養金以「每年給付」給父母者,子女以自己為被保險人,投保美元還本終身保險,兼具保障及還本,除了保額年年遞增,保障也會逐年變大。
目前市場上有些商品,繳費期間每年給付基本保額6%,繳費期滿後每年給付基本保額的16%,等於活愈久領愈久,最高可以領至110歲,111歲給付滿期保險金。
因為繳費期間每年都可領回一筆生存保險金,即可每年固定提撥為父母的孝養金,父母百年之後,仍可繼續為自己累積退休金,因應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
若是孝養金希望以「每月給付」給父母者,子女則可以利用投資型保單進行規畫,尤其透過委託投資帳戶的投資型保單,保戶不用隨時注意市場變化,或擔心什麼時候該進場或贖回。
中國信託人壽指出,子女可以以自己為要保人、父母為被保險人,於帳戶累積期間,不但每個月有資產撥回做為孝親的費用,由於年金累積期間短,年金累積10年屆滿,即可進入年金給付階段,每個月父母親還可以繼續領取生活費。
另外,國內保險業者也持續推出銀髮關懷活動,透過業務人員主動拜訪高齡保戶,並協助進行保單內容檢視及各項服務。
以台灣人壽來說,業務人員會主動針對個人壽險有效契約,年滿75歲以上的高齡保戶進行關懷,除了致上信函表達誠摰的關心,也提供各項保單專業諮詢或服務,讓保戶及其家人能夠清楚保單內容,瞭解自身保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