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新聞

點子農場/隨創力

經濟日報/吳仁麟

2013.06.03

前陣子台灣文學圈裡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儘管這些爭論並沒有流入熱門的新聞版面和時段,也沒看到太多人熱烈討論。但這些爭論一直到今天仍然餘波盪漾,持續在網路上發酵。
某大學教授在媒體上為文,公開以「孝女白琴」(台灣民間葬禮裡的職業哭泣者)來影射近年來興起於文壇的某種現象。
他指出,近年來有些作家把小說當成散文來寫,用虛構的故事來轉化成第一人稱經驗的散文,這些作品甚至還有不少得了知名文學獎。
藝術的最高價值是「心」,一個創作者的心如果不夠誠實透明,那創作出來的作品即使再精彩,本質裡仍然是個假貨。
小說的手法雖是虛構,但最核心的目的仍是透過這些想像出來的故事以映照出作者心中的相信與真誠。
反過來說,散文的形式和目的都是抒情,讀者在閱讀之前往往已經自動設定好閱讀模式,相信自己讀的是作家的真實人生。

所以爭論的起點就在於「真實」這關鍵字。
也有另一陣營的聲浪認為,用小說虛構筆法寫出來的散文也是散文,即使作者使用第一人稱,比如文學史上很多經典小說也都是用「我」當成敘述的主角。
好作品就是好作品,為什麼要管內容是真是假?如此,一群文學工作者就這樣沒完沒了地困在「小說能不能披著散文的外衣來寫」這個問題裡。

在另一個世界裡,對這樣的故事卻是有另一種評價。
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稱這種轉換借用的能力叫隨創力(bricolage),他解釋隨創力是一種把資源重新想像的能力,把舊的資源進行重組,以創意轉變出新的價值,這種創新能力創造了許多新事物。
所以釀壞的酒變成醋,治心血管的藥被轉變成壯陽藥,甚至把寶特瓶轉化成紡織材料,這些都是一種「隨創力」。
隨創力是廢物利用的能力,也是一種轉變價值的創造力。
但是,在文學的世界裡,顯然有不少人不能認同把小說轉化成散文的隨創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