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新聞

春夏蚊蟲大作戰 「藥」敷有原則

自由時報/張展維

2013.04.01

隨著清明連續假期即將來臨,很多家長計畫帶小孩到戶外踏青。最近天氣轉熱,小寶貝因細皮嫩肉,容易被蚊蟲「叮」上,出門一趟回來,通常會多好幾個紅腫的丘疹,看了讓人好心疼。

◎以下提醒使用止癢消腫藥的原則:

●可用手帕或紗布巾包冰塊,略微局部冰敷降溫,或以肥皂水清洗患部,減少癢及腫的不適感,降低因搔抓破皮的二度感染。

●使用市售外用止癢成藥,應避開傷口。醫師處方的外用藥膏,成分可能含有類固醇、抗組織胺及抗生素成分,可以有效止癢、消腫及抗感染,建議還是依照醫囑使用,並均勻塗抹薄薄一層即可。

小於2歲的嬰幼兒使用市售外用止癢成藥要謹慎,很多家長會習慣性用市面止癢藥,其中有的成分含有冬綠(青)油(methyl salicylate)、薄荷(menthol)、樟腦(camphor),希望能清涼止癢消腫。

冬綠油屬於非類固醇的消炎成分,嬰幼兒的皮膚穿透性高,器官發育未成熟,代謝能力較差,過量可能會引起水楊酸中毒,造成呼吸困難及昏迷。衛生署已公告,含冬綠油成分的外用藥,除非在醫療專業人員監督下,否則勿使用於2歲以下之嬰幼兒。薄荷的成分雖可增加清涼感緩解不適,但對幼兒的皮膚屬於刺激性物質。另外,衛生署建議含有樟腦的藥品,蠶豆症患者勿使用。

●國外止癢的成藥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體質,加上不懂外包裝文字標示,易忽略用藥注意事項,除非諮詢過專業醫療人員,否則盡量避免,更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應購買有衛生署核准字號的成藥,依指示使用較安心。

建議應幫寶寶做好適當的抗蚊防護,例如:穿戴薄且透氣的長袖、長褲及襪子,適時依指示使用防蚊產品,被叮咬後做適當處置。若紅腫、膿包超過2天都未緩解消散,建議儘速就醫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