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新聞

低經濟成長 是中國最大挑戰

工商時報/杜蕙蓉

2013.03.20

 黃:中國過去是以高GDP成長率成為國際焦點,也吸引資金潮進駐,但近年來成長力道已趨緩,加上科技網絡的連結,中國也勢必會面臨知識經濟大開衝擊,你認為習李體制未來挑戰是什麼?有什麼商機?

 丹羽:中國無法避免會和戰後日本的經濟成長力一樣,面對三階段的調整,第一階段是1955-1973年時,是一個奇蹟式的成長,當時經濟成長率平均約9.1%,第二個階段是1973-1990年時,被稱為日本第一時期,當時GDP雖是4.3%,卻是最全盛時期,然而在1990年以後的第三階段,就進入了失落的20年。

 我認為1950年後,中國經濟也會出現這三個階段的變化,從改革開放前的6.4%,到改革開放後9.8%,未來中國的成長力道將可能不如從前,可能是4%、5%,甚至是2%、3%。

 目前習李體制是以力拚城鎮城市化來縮短貧富差距,方向是正確的。大陸未來一定要有紮實的交通、建設、電力、電信等基礎建設,才有機會;最近中國計劃興建通往歐洲的鐵路,將可以刺激經濟,台、日應該要聯手搶攻商機。

 經濟成長要靠需求

 非貨幣政策

 黃:全球景氣低迷,包括美英日、歐盟等國都祭出貨幣寬鬆政策活絡經濟,你的看法?

 丹羽:利用貨幣寬鬆政策刺激低迷的景氣絕對正確,但方法要很謹慎,不能操之過急。因為經濟的成長是要靠市場需求,不能一直利用印鈔票。

 目前為了創造需求,日本政府要求企業加薪,安倍首相還親自打電話向大企業拜託,雖然日本大企業佔企業數比例只有2%,但雇用人員高達25%,因此,約有25%的日本員工已加薪,而有75%的中小企業從業人員,希望很快也能跟上調薪的腳步,並藉由薪資的調整,增加消費力,來刺激日本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