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感謝大家愛護~~
我將"公益"和"學習"兩個單元,移至痞客邦另一個部落格:名稱為"甜蜜惠"
網址:http://candynancy.pixnet.net/blog

2018年已進入11月了,剛過了立冬, 再來就是要好好努力! 10月接了講師,讓自己的想法可以和大家近距離的溝通,期待幫助更多人
集中,聚焦,靜思~ 最深刻觸動你心和靈魂的事物, 傾聽你此時此刻最想完成的事是甚麼?
用"愛"來運作

目前分類:[微笑退休]健康百科 (2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分享新聞

天冷瘋穿發熱衣 悶出一身疹

聯合晚報╱彭宣雅

2012.12.27

天氣冷民眾瘋穿發熱衣,卻穿出一身皮膚病。皮膚科醫師發現,今年冬天因為皮膚起疹子、汗斑、過敏求診的患者比往年多近一成,原來是民眾怕冷穿發熱衣,悶著皮膚不透氣,引起各式皮膚病。

一名護士因為身體起疹子求助皮膚科,醫師發現是皮膚毛孔阻塞引起。原來護士怕冷,買了時下最夯的發熱衣來穿,沒想到穿太久、太熱,皮膚流汗無法透氣,發熱衣覆蓋的前胸、腹部、後背、手臂等部位,癢的不得了。醫師建議她盡快脫掉發熱衣,噴水降溫緩解,搭配外用藥膏治療,皮膚兩三天就可恢復正常。

皮膚科開業醫趙昭明表示,這兩三年冬天,消費者流行穿發熱衣禦寒,有些患者長期穿、連睡覺都不脫,皮膚長期悶著不透氣,引起毛孔阻塞、過敏、接觸性皮膚炎,不僅紅腫,也會奇癢無比,每天都有一兩位患者求診。

趙昭明表示,穿上發熱衣後,體溫會上升2、3度,假使外面室溫較高,民眾活動流汗,熱氣排不出,會阻塞毛孔,建議皮膚敏感、容易流汗的人,最好穿棉質、羊毛等天然衣料,最外面加一件防風外套就很保暖了;發熱衣則是在寒流來襲、溫度降到15度以下才穿,且切記不要穿著睡覺。

即使冬天,運動後仍要盡快把汗擦乾,以免熱氣悶住皮膚,阻塞毛孔。他也提醒家長,嬰兒、小孩體溫比較高,不需要穿發熱衣,以免悶出一身皮膚病。

本身也穿發熱衣的書田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發熱衣保暖效果不錯,但確實有部分患者長期穿後出現汗斑、毛囊炎,她建議民眾,天冷仍盡可能採取洋蔥式穿法,根據室內外溫差調節身上的衣物,室內有暖氣、溫度高時,更應該趕緊把外套脫掉,藉以調節體溫。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明年3月 2至5歲童打公費肺炎疫苗

華人健康網/張雅雯

2012.12.25

疾病管制局宣布,為減少幼兒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明年3月1日起,優先提供年滿2-5歲幼兒,均可接種1劑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估計約增加50萬名幼童受惠。

依據監測資料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幼兒又以2-5歲為最多,因此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優先於民國102年起,提供2-5歲幼兒接種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原本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提供對象為:5歲以下高危險群、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以及99年以後出生且設籍山地離島偏遠鄉鎮幼兒,約有6.3萬人受惠;明年擴及2-5歲幼兒,符合公費肺炎疫苗接種條件幼兒總數將達到56.3萬人。

疾管局還規劃,103年提供1-2歲幼兒接種、104年擴及2歲以下幼兒、105年起將列為常規接種。不過在公費政策實施前,這些幼兒要提高保護力,最好在2歲前,按時程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按摩、洗頭 不能抑制掉髮

聯合報/黃文彥

2012.12.22

國泰醫院調查發現,七成民眾不知道每天正常落髮量,近五成民眾誤認按摩頭皮或洗頭可以抑制落髮,甚至誤信薑汁、醋液等偏方,導致延誤治療。

這項針對一百六十位成年民眾的調查顯示,近四成民眾認為落髮是中高年齡層才會出現的問題;然而,根據皮膚科門診統計,半數因落髮求診的民眾,大多是卅多歲的青壯年。

除了遺傳造成的雄性禿外,包含營養不良、過度染燙都是落髮因素,尤其生活壓力,更是落髮族群年輕化的主要因素。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詹融怡表示,每天正常落髮量約一百至一百五十根,如果早上起床發現枕頭上超過五十根落髮,就需尋求醫師診斷落髮原因。
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毛囊發炎萎縮,多數落髮數月內都可長回來。詹融怡表示,過度迷信偏方,反易刺激頭皮,導致頭皮反覆發炎,且並非因血液循環不好,才使得毛囊萎縮。

頭髮的一生可分為生長期與休止期,休止期結束,頭髮就會自然掉落,估計約有百分之十的頭髮在休止期,因此每天落髮是正常現象。

除壓力過大造成落髮,雄性禿是最常見的掉髮原因,這種因雄性荷爾蒙所導致的遺傳性落髮,無論性別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最近就有一名才卅一歲的工程師,因為遺傳雄性禿,女友嫌他看起來「臭老」提出分手,讓他對外表喪失自信,最後選擇植髮一勞永逸。
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鄭煜彬表示,禿頭可以口服藥或使用生髮水治療,約百分之卅至六十的病患,頭髮可有明顯改變;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也有植髮可供選擇,但植髮後仍免不了得長期服藥或使用生髮水,避免其他部位持續落髮。
除非是疾病造成的落髮,禿頭並不影響健康,但對自信與人際關係造成影響。詹融怡說,建議定期更換枕頭套,注意頭皮清潔,放鬆生活壓力。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愛吃鍋 痛風患者夜裡發作哀嚎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 2012.12.20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許多人相邀吃火鍋、薑母鴨,不過,醫師警告,痛風患者千萬少喝高油高鹽的高湯,以免引起關節發炎疼痛。最近各大醫院門診、急診室中,痛風患者明顯增加,幾乎都是吃鍋惹的禍。

萬芳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李惠婷指出,造成痛風的原因為高尿酸血症,尿酸是人體內普林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體外,少部份經由腸道排出,當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過低時,都會造成血中尿酸值升高。一旦血中尿酸值濃度高於6.8mg/dl,即為高尿酸血症。

痛風常常發生於半夜,剛開始時,只是輕微疼痛,然後越來越痛,發作部位紅腫、發熱及劇痛,約在在24到48小時會達到疼痛的高峰期,7到10天之後會自然緩解。

李惠婷解釋,痛風可分為四期,第一階段為沒有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時期,第二階段是急性痛風期,第三階段痛風未發作期,第四階段慢性痛風石痛風。

一般來說,急性痛風症狀的急性關節炎,通常以單一關節為主,最常侵犯的關節以下肢大拇指的第二節最普遍,約有五成病人第一次發在這個部位,其次是其它下肢的足背、足踝、膝關節、手指小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等。

如果長期惡化,高尿酸血症患者很容易併發慢性痛風關節炎,在關節及軟組織中形成痛風石,最常見的部分為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突起,稱為痛風石。

李惠婷提醒,痛風患者在急性發炎時,應多多冰敷,如果是反覆發作的患者,冰敷效果有限,建議盡快就醫治療。另外,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避免增加血液的尿酸值。生活作息正常定期回診,才是降低痛風症狀的不二法門。

在飲食方面,痛風患者每天至少需喝2000至4000CC的水,以幫助尿酸的排泄。避免攝取過多紅肉、海鮮、啤酒、高果糖汽水,以免引起痛風發作。再者,應多吃蔬菜、水果、奶類、米、麥、植物纖維。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打流感疫苗 C級藥不傷婦與胎兒

台灣新生報 2012.12.19

許多民眾對於流感疫苗安全仍有疑慮,尤其孕婦更怕胎兒會受疫苗與克流感藥物影響;疾管局強調,流感疫苗與藥物絕對安全。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弘治表示,每個人都會感冒,孕婦患流感不治療,容易導致流產或早產。

徐弘治補充,疫苗中所使用的病毒,是不活化病毒,對胎兒不會有影響,而且孕婦因為胸腔遭到擠壓,罹患流感後,可能造成罹患肺炎的機會增加;而克流感藥物屬於C級藥,對人體沒有直接影響證據,不會對胎兒有影響。

徐弘治還強調,六個月內的嬰兒不能打流感疫苗,但周遭家人應該全體施打,因為幼兒與長者都是流感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尤其是肺炎,所以同住的家人一起施打疫苗,給小孩形成無形的流感防制網。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腸胃型感冒 諾羅病毒是禍首

中國時報/廖素慧、李義 2012.12.19

近來許多老人小孩掛病號,多是腹痛、吐瀉、畏寒、筋骨酸痛等症狀。近月來嘉義市醫院診所腸胃型感冒病號也增加。衛生局長孫淑蓉表示,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公共場所是預防之道。

 嘉基兒童醫學部主任王壯銘表示,引起「腸胃型感冒」通常是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輪狀病毒通常好發於冬末初春,學齡前的幼兒較易感染;諾羅病毒好發於秋冬季,明顯症狀有吐、燒、拉。

 感染這兩類病毒患者多會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甚至痙攣等症狀,有時會伴隨著呼吸道症狀。兩類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播或與病人密切接觸,病毒也會長時間存活在患者嘔吐物及糞便。

 由於諾羅病毒傳染性極強,易有群聚感染,且大人小孩都會感染,家人常會交互感染,因腹瀉易脫水,可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及水分;民眾除落實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管理,也要避免飲用未煮沸的水,水產類食物也要熟食。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菸酒刺激飲食 喉卡卡癌上門

中央社中央社 – 2012年12月19日 上午10:36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9日電)

62歲余先生工作壓力加上應酬,抽菸喝酒已是每日習慣,日前出現喉嚨卡卡且燒聲,誤以為是小感冒,檢查才知是早期食道癌。

收治病例的開業診所醫師劉輝雄今天說,患者從事營造業,隨著年齡增長,自覺身體狀況變差又有壞習慣,直到喉嚨卡卡且有燒聲症狀,原以為是小感冒,治療後沒改善,直到接受內視鏡檢查發現是早期食道癌。

劉輝雄提到另一名近50歲在日式料理店工作的料理長,年輕時就有飲酒習慣,近日出現喉嚨有異物感,就醫檢查發現是早期咽喉癌。

劉輝雄說,國人近幾年飲食習慣西化,民眾生活壓力大,應酬聚餐機會增加,且部分民眾偏好吃刺激性食物,消化道相關疾病患者也增加。

劉輝雄說,食道癌與咽喉癌早期難以自我發現,通常會出現「喉嚨卡卡」,好像有東西黏在喉嚨中卡住的感覺;不過,民眾常以為是感冒或胃食道逆流而輕忽。

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黃文傑說,食道癌好發在50至70歲、男性發生率是女性3倍,患者常因食道管徑受腫瘤阻塞影響,出現吞嚥困難,不論是吃固體或液態食物,都會有「卡卡」的感覺。

黃文傑說,引起食道癌的危險因子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包括抽菸、喝酒或飲用烈酒、吃檳榔及食用刺激性、醃漬類、溫度高等食物、胃食道逆流等;食道曾受到腐蝕性傷害者若出現喉嚨卡卡時,應自我警覺提高注意並就醫。1011219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憋尿要不得 恐尿中毒

台灣新生報/李叔霖 2012.12.18

每個人都有憋尿的經驗,但其實憋尿對健康有害!中醫師彭文光表示,民眾不要太小看這種壞習慣所帶來的影響,因為很多疾病都跟憋尿有關,當民眾經常憋尿時,長期下來就很容易出現輕微尿中毒的現象,這時候身體會對尿中毒產生一連串的反應,治療宜以瀉法為治則,以便讓過度緊縮的膀胱放鬆至正常狀態。

彭醫師指出,很多民眾因為工作忙碌,很容易就不小心忽略了膀胱的脹尿感覺,或是因為沒辦法離開工作崗位,所以就故意忍著不尿,其實這是很不好的壞習慣,因為從膀胱開始有尿意時就稱為憋尿,一直到忍不住非尿不可才去小便為止,都算是憋尿,時間有短短數十分鐘者,也有長達數個鐘頭之久的人。

彭醫師進一步指出,憋尿的問題在於長期下來會導致膀胱過度疲累,如果膀胱在憋尿時未及時將尿液排出去或是排尿不乾淨,這時候很容易就會影響到腎臟繼續過濾尿液的功能,像這種情況都可以叫做輕微的尿中毒!當身體為了將體內多餘的尿毒素排出去時,就會借助於皮膚或肺部的功能。

若透過皮膚排毒,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各種皮膚病,若透過肺部排毒,久而久之可能會有咳嗽、生痰、流鼻涕等症狀,甚至於因為排尿不順暢,也可能會引起失眠、經常多夢、產生焦慮、心情煩躁等情形,雖然不建議民眾過度神經質的頻頻小便,但最好適時多喝水、多小便,這才是保養身體的重要好方法。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剖腹生孩子未來更需面對肥胖

台灣新生報/陳敬哲 2012.12.17

一項中國的研究指出,由剖腹所生產的小孩,將來肥胖的機會可能比自然生的孩子高。北大健康科學中心劉簡夢(音譯)表示,雖然還沒有辦法明確證明,剖腹生產會讓小孩過重,但是剖腹生產可能與肥胖或者其他潛在危險風險,還是有許多的連結,即便可能影響不大,都不應該被民眾忽視。

該研究收集了九項研究,在內調查了一共約二十萬人,當中有33%的被調查者,體重達到超重或者過胖,並且也都是剖腹所生,在美國有70%的成年人,體重事超重或者肥胖,尤其是剖腹產的孩子肥胖比率,比自然產的小孩增加了大約40%,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報告,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孩童體重過重。

劉簡夢補充,臍帶可能是調節體重賀爾蒙的重要來源,並且剖腹產可能讓母乳的餵養率較低,使用配方奶的機會較高,這兩個原因都可能導致嬰兒體重過重,還有另外一個可能,當嬰兒經過陰道時,也許會影響他們處理或者儲存食物的方式,這三種因素,都可能導致嬰兒的體重越來越重,超出了正常的標準範圍。

剖腹產在美國越來越收到歡迎,每四個嬰兒當中,就有一個是經由剖腹產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是劉簡夢強調,很多剖腹產都是非必要選擇,應該要考慮到可能的負面影響,並且如果非必要,醫療人員不應該鼓勵且要避免執行剖腹產。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台65線快速路 春節前全線通

台灣新生報/潘鴻志 2012.12.17

新北市台六十五線(特二號)快速道路全長十二‧八公里,預計明年農曆年前全線通車,而農業局花二個月時間,依「生態廊道」概念在橋下種植約六十萬株垂榕、紅葉鐵莧等喬灌木(見圖),並結合休閒設施供民眾休憩。

農業局長廖榮清表示,農曆年前即將全線通車的台六十五線快速道路是新北市境內連接國道一號與三號的重要交通樞紐,為讓民眾感受到新北市清新活潑的印象,農業局利用色彩繽紛的植栽,大色塊曲線及漸層的植栽種植手法,活化城市空間,豐富都會景觀,以提供市民更低碳、健康、優質、美麗的生活環境。

廖榮清指出,這次在台六十五線高架道下方或側邊種植十四類、六十萬株耐陰的喬灌木,經費約五百萬元;除了注意顏色、植栽種類搭配,也以生態廊道概念設計,已吸引蝴蝶及白頭翁、八哥、斑鳩、喜鵲等鳥類現蹤。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高度近視易致慢性青光眼

台灣新生報/蘇湘雲 2012.12.17

高度近視族群較容易罹患慢性青光眼。眼科醫師吳怡頡表示,青光眼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不過臨床上也曾遇到二十多歲年輕患者,這位患者有高度近視,但眼睛並沒有特殊症狀,檢查時發現罹患慢性青光眼,現在這位患者正在接受治療,不過眼睛視野還是逐漸衰退,視神經纖維只剩百分之十左右。

吳醫師指出,眼壓高為青光眼危險因子,因此治療時多半是使用藥物降低眼壓,並保護視神經,避免視神經進一步受到傷害。慢性青光眼往往症狀並不明顯,當出現視野缺損等症狀,病情早就變得非常嚴重,有些患者就醫時,視神經纖維只剩下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如果可以早期用藥,雖無法治癒疾病,卻能延緩惡化。

年紀較大、有青光眼家族史、有抽菸習慣的人、高度近視者都是青光眼高風險群。另有些患者是得急性青光眼,當急性青光眼發作,症狀包括眼睛泛紅、視力模糊、眼睛會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像散瞳劑、副交感神經阻斷劑成分的感冒藥都可能引起急性青光眼發作。吳怡頡提患者不要熬夜,生活壓力不要太大,患者一定要按時用藥、定期回診,以免病情加重。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台灣女性健康長壽 全球第5

  •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2年12月15日 上午4:28

〔編譯陳維真、記者羅添斌/綜合報導〕

根據十四日發表的「全球性疾病負擔」研究報告指出,現代人比四十年前的人平均多活十年,然而這多出來的壽命有大半歲月病痛纏身。日本仍是全球最健康長壽的國家,不論男女的健康平均餘命均為全球第一,台灣女性則排名全球第五。

比40年前 人類多活10年

這份研究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比爾蓋茲與梅琳達基金會」贊助,研究歷時五年,由近五百名來自五十個國家的研究學者參與。報告發表於「刺胳針」醫學期刊。

由於衛生環境與醫療服務改善、食物供給增加,兒童因為疾病或營養不良夭折的比例大幅減少,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根據研究統計,二○一○年的男性平均壽命比一九七○年多出十一.一年,女性則增加十二.一年。然而,隨著壽命增加,卻也有更多人飽受疾病所苦,或死於癌症、心臟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沙羅孟表示:「過去二十年,全球平均壽命增加約五年,但僅有四年是健康的。」研究人員呼籲政策焦點轉向,不只延續生命,更要維護民眾健康。

雖更長命 卻也病痛纏身

據研究,對人類健康造成最大威脅的莫過於高血壓與吸菸,二○一○年分別奪走九百四十萬人和六百三十萬人的生命,次要威脅是造成五百萬人死亡的酒精。

以死因來看,心臟病與中風高佔一、二名,二○一○年造成一千兩百九十萬人死亡,佔全球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肺癌則從第八大死因前進至第五,肝癌、胃癌、大腸癌的排名也都在前二十名。

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占二○一○年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二,高於一九九○年的二分之一。二○一○年死於癌症人數為八百萬人,比一九九○年的五百八十萬人多出三十八%。

日最長壽 海地壽命最低

以扣除因不健康狀態損失之年數而調整的「健康平均餘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來看,日本無論男女都是全球之冠,男性的健康平均餘命為六十八.八歲,女性則為七十一.七歲。該項研究所統計的二○一○年台灣女性的健康平均餘命為六十九.六歲(平均壽命為八十一.九歲),名列全球第五。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為七十五.九歲,健康平均餘命為六十五.八歲。

不過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女性在民國六十年時的平均壽命(餘命)為七十二.○八歲,男性較女性略低,為六十七.一九歲。民國一百年,男女性健康平均餘命均提高,女性為八十二.六三歲,男性為七十五.九六歲。

至於赤貧的海地則是全球壽命最低的國家,男女平均壽命分別為三十二.五歲與四十三.六歲,主因是二○一○年的大地震至少奪走二十五萬人生命。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則出現平均年齡減少的現象,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年齡在過去四十年來分別減少一.三年與○.九年,主要原因是愛滋病盛行。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月經前7後8天 補充膠原蛋白

台灣新生報/李叔霖 2012.12.13

透過良好的飲食調理,也可望改變胸部曲線。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曾翠霞醫師表示,女性朋友可以在月經來的前七天及後八天補充膠原蛋白、豐胸美食,在適當的時機食用適當的食物,有利於幫助自己的胸部升級。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豐胸美食料理包括蘆筍手捲、水煮醉蝦、蘿蔔燉牛肉、蛤蜊薑湯、花生燉豬腳等皆是。蘆筍手捲需準備蘆筍3支、紫菜1張、草蝦去皮3支、沙拉醬少許,準備好之後就直接把所有食材燙熟,接著放入紫菜中捲起來即成。

水煮醉蝦需準備蝦子16隻、鹽巴、米酒、薑片3片,鍋子加入適量水,水滾放入蝦子,加鹽巴、米酒、薑片,等蝦子變色、熟了即可;蘿蔔燉牛肉需準備胡蘿蔔半條、牛肉3兩及鹽巴、胡椒、醬油、八角、砂糖適量,先把胡蘿蔔、牛肉放到鍋子煮,加入醬油、八角、胡椒、砂糖等燉熟。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吃高油脂、糖分食物如吸毒 會上癮!

台灣新生報/蘇湘雲 2012.12.13

常吃高油脂食物、高糖分食物就好像吸毒一樣,也會上癮!加拿大最新動物實驗顯示,常吃高油脂、高糖分食物會引起大腦化學物質改變,一旦戒吃,就會像戒毒一樣產生一些戒斷症狀,戒斷期間心情特別沮喪。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醫學院史黛芬妮‧富爾頓醫師進行老鼠實驗發現,老鼠如果食用高油脂、高糖分食物,大腦神經化學物質就會出現變化,當飲食習慣改變時,這種大腦神經化學物質也會跟著變動,導致憂鬱等戒斷症狀,此時,戒吃者對壓力刺激也會變得更加敏感,很可能就會再回到高油、高糖食物的懷抱,形成惡性循環。

研究人員發現,老鼠進行低脂飲食時,其中百分之十一熱量來自脂肪,高油脂飲食中,百分之五十八熱量來自脂肪,高油脂飲食雖讓老鼠腰圍增加百分之十一,卻沒有引起肥胖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吃高脂飲食的老鼠行為較為焦慮,且大腦皮質固酮濃度較高、大腦中的CREB分子也變得非常活躍,這些連鎖反應會影響到大腦多巴胺製造。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戒吃高油脂食物、高糖分食物會引起憂鬱等戒斷症狀。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肥胖」醫學期刊。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胃食道逆流致喉痛 吃喉糖難緩解

台灣新生報2012.12.12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監事易麗珍今天表示,許多民眾喉嚨痛時隨手拿顆喉糖紓緩痛苦,不過胃食道逆流者引起的喉痛會有反效果。

易麗珍指出,1名42歲女患者長期喉嚨痛,一直以為是感冒常跑醫院,但仍治不好,懷疑喉嚨長繭,但也檢查不出來,除長期服用感冒藥外,也吃喉糖緩解不舒服症狀,但都未果。

易麗珍說,患者有吃宵夜習慣,吃完後就寢,胃食道逆流讓患者喉嚨產生不適感,早晨起床時喉嚨不舒服,若在用完早餐或喝杯溫水會緩解的話,有80%與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胃酸有關,若吃喉糖則會刺激胃酸分泌更嚴重,增加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發生的風險。

她提醒民眾,喉糖不能無限制吃,建議4到6小時吃一顆,消化道功能不好者不適合多吃,喉糖只是紓緩症狀,無法緩解就應該就醫。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低頭族下背痛 小心罹僵直性脊椎炎

自由時報/邱宜君 2012.12.11

我根本沒聽過這病,一開始還以為是絕症。」吳先生今年30歲,10年前讀專二時發現髖關節、脊椎隱隱作痛,一覺醒來全身僵硬而無法下床,嚴重時不但全身疼痛、手臂舉不起來,脊椎無法轉動,甚至上廁所都無法自行擦拭。吳先生試過中醫、推拿、敷膏藥,最後經骨科轉到風濕免疫科,才確定是僵直性脊椎炎。

在女友的耐心陪伴下,吳先生除了認真回診、服藥,也調整生活型態,不但戒菸,也養成每週游泳兩次的習慣,總算恢復正常生活。

男性發生率是女性3倍

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周昌德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到30歲青年,男性罹病機率比女性高3倍,病因不明主要症狀是下背痛、臀部中央或下方的骨盆疼痛、晨間僵硬、清晨和半夜特別痛,而且痛超過30分鐘,必須經過適當運動才能減輕痛楚。如果症狀超過3個月,就要懷疑是僵直性脊椎炎。

風濕病醫學會針對3062位大學生進行的「下背痛及僵直性脊椎炎認知調查」,結果卻發現其中8%大學生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但他們大多只去推拿,不到一半會去看醫生。

周昌德擔憂,時下年輕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人要是長時間當「低頭族」,會加重頸椎脊椎的負擔而致病情加重,如再加上姿勢不良、彎腰駝背,更可能讓關節脊椎骨提早變形沾黏,到時想抬頭挺胸也抬不起來。

周昌德提醒病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中,只有10到15%會嚴重到行動不便,6到7成病人都可以有效控制,希望患者千萬別放棄治療。

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免疫所所長蔡嘉哲則呼籲,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若不想失能,第一步就是積極服藥治療,第二則是要多做運動,雙管齊下,還是可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肝癌術後服藥 復發率降3成

自由時報/邱宜君 2012.12.11

台灣肝癌病患有8成是由B型肝炎演變而來,目前有300萬個B型肝炎病患,若未妥善控制病毒量,未來都可能變為肝癌。陽明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吳俊穎指出,肝癌病人手術後有一半會在5年內復發,但國家衛生研究院分析6年健保資料後發現,相較於未服藥的病人,術後服用抗病毒藥物者的復發機率降低3成,研究已獲刊於頂尖醫學期刊。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強調,B肝病患服用抗病毒藥物的目的在預防肝癌,肝癌術後服藥則可預防再發,希望健保局重視。

國衛院協同多所大學及醫院組成研究團隊,從10萬名B型肝炎病人中,篩選出罹患肝癌並接受過一次手術的患者,比較4051位術後沒服用抗病毒藥物的病人,及518位有服藥的病人,從92年10月至99年間的健保資料。

昨日召開記者會發表研究結果。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吳俊穎表示,外科手術是目前肝癌治癒的首選方法之一,但手術切除後5年間卻有一半患者會復發,比B肝變成肝癌的機率還高。而這次研究發現這6年內,術後口服核?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復發機率可減少3成,而且每8位就少1位死亡,證實給予高復發率的肝癌術後病人抗病毒藥物,可有效預防再發。

台灣消化系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強調,B肝患者服藥的目的不只是治療肝炎,更是「預防肝癌」。本次研究中服藥的病人,每人平均服藥一年半,是因健保給付B肝病人抗病毒藥物的條件,除了肝指數、病毒量必須夠高,還規定每人一生最多只能吃3年,再多就要自費,平均一天要花100元。

林肇堂指出,健保規定重視肝指數重於病毒量,但其實病毒量才是影響罹癌風險的關鍵,但由於病毒檢測昂貴,而無法列為例行檢驗,以致感染B肝者只有一成符合健保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標準。希望相關研究能促使健保修正給付標準。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沈茂庭表示,目前健保支付標準是參考亞洲的B型肝炎治療準則,台灣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有實證資料支持,健保局可進一步討論。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國人10大死因心血管疾病佔3成

台灣新生報/鍾佩芳2012.12.11

今年公佈的2011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半數皆與血脂控制有關。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秘書長殷偉賢昨(10)日表示,心血管疾病佔總死亡人數3成,心臟病死亡率不降反升,過時的血脂治療準則是罪魁禍首。

從國際經驗看,歐美國家多次修正血脂治療目標值,將高危險族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LDL)自160mg/dL下修至100mg/dL,每次調整皆成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現更積極朝向70mg/dL的目標邁進。

反觀台灣,降血脂藥品給付規定迄今未追上歐美標準修正,讓高危險群患者無法獲得完善治療,更使國內心血管病相關的死亡率一直無法下降。醫師表示,目前台灣的給付標準為LDL≧130mg/dL可開藥,<100mg/dL則可能減藥或被核刪。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該標準,醫師表示,已有心血管疾病包括腦中風、裝支架、心肌梗塞、開過繞道手術、糖尿病或嚴重動脈硬化、阻塞者,LDL≧130mg/dL時則須服藥,且須降30~50%才有達到治療的效果;而一般人只要生活型態改變即可,像是三高的控制、戒菸、做溫和的運動,如有氧運動等即可;飲食控制可降15%。

現行的健保處方規定患者已達到治療標準,得考慮減量至最低有效劑量,甚至必須停藥;殷偉賢強調,全球的血脂治療指引中,除非發生嚴重副作用,從未有建議患者停藥或減量的版本,但台灣目前的健保規定卻可能導致患者無法持續接受治療。

調查發現,高危險群LDL總平均值為101mg/dL。醫師表示,有84%患者持續服藥,但23%可能因減停藥而控制不好。血脂控制的成效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殷偉賢醫師與蘇清泉立委共同呼籲,健保局應提供患者持續及時的治療,讓不該停藥的繼續用藥、該治療的及早治療;尤其針對高危險群患者給予更積極的治療方針。人民的健康不能等!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口腔太乾燥易蛀牙 影響牙齒健康

台灣新生報/鄭綿綿 2012.12.05

口腔過於乾燥,也可能影響牙齒健康。中醫師林舜榖表示,足夠的口水分泌,有助於對牙齒與舌頭產生自體清潔的作用,讓有害的細菌不容易停留。當口腔過於乾燥,失去保護,便容易增加蛀牙等問題的發生率。在中醫可歸類於「燥證」。

中醫師林舜榖表示,唾液一天的分泌量約800~1200C.C,分泌受到身體精細的調控,當口腔中失潤度不夠、或是進食給予口腔刺激,都會促進唾液分泌,以維持正常的唾液量。一般人常認為口水是不潔的體液,其實,口水本身是口腔清潔不可或缺的一環。

足夠的口水分泌會在口腔內不斷流動,對牙齒與舌頭產生自體清潔的作用,讓有害的細菌不容易停留其上,不容易孳生就能減少牙菌斑、蛀牙與牙周病的發生率。也可以沖走幫助食物形成食縻團,排除留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護口腔與牙齒不受疾病侵害。唾液中也含有許多抗菌的成分,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防止感染的發生。

林醫師表示,當唾液腺遭受破壞時唾液分泌便會減少,口腔失去保護便容易產生蛀牙與牙周病、甚至引起口腔內黴菌感染,如乾躁症患者就時常為唾液太少所苦。乾躁症是一種免疫性疾病,體內抗體不受控制而攻擊正常的唾液線組織,導致唾液分泌大幅減少。乾躁症除了唾液腺外,也會攻擊淚腺與身體黏膜,因此,鼻腔與眼睛也會感到乾澀癢痛。

在中醫認為,人在生病後,容易發生津液虧少的乾燥症狀,也易增加口乾的現象,且秋冬季節環境較為乾燥時,症狀會更為明顯。

林舜榖表示,中醫調理口腔乾燥,可應用潤燥、滋陰清熱;生津、降逆類型的藥方。還可搭配穴道針灸、按摩。另外,平常也可吃些含酸的飲料,幫助改善乾燥現象。

林醫師表示,除乾躁症之外,頭面部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再接受過放射治療後,也常會出現唾液分泌過少的現象,因為放射治療除了會殺死癌細胞之外,也會對鄰近的組織燥成傷害,而唾液腺大多分布在口腔的兩側與下方,時常會連帶受到灼傷。

林醫師表示,患者應避免過硬或太乾的食物,在吃飯前應先喝湯或飲料。喝水也不要太快嚥下,應在口中含一下以增加口腔潤滑程度。中醫治療口腔乾燥,常使用甘露飲或麥門冬湯,也會使用石斛、竹茹、玄參、生地、西洋參等藥物,並可搭配針灸,取地倉穴、夾車穴、下關穴。

促進唾液分泌可以多嚼口香糖以刺激唾液腺,或是食用帶酸味的飲料,如以中藥山楂、烏梅泡茶,或檸檬汁也可以有效增加分泌量,且富含維生素C可以促進黏膜再生。

另外,醫師建議,可按摩沿著下巴骨兩側由上往下按摩,也可以增加唾液量。同時,應避免口鼻部處於太乾燥的環境,進到辦公室、冷氣房中,應帶口罩將口鼻保護起來,夜間睡眠時唾液分泌會降低,應該更注意避免溼度過低。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新聞

天冷 耳中風病患多3成

自由時報/魏怡嘉 2012.12.05

最近天氣變冷,門診中「耳中風」的病患明顯增多,多了約2~3成左右,醫師表示,「耳中風」一般以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居多,近年來由於年輕人壓力愈來愈大,加上睡眠不足,年輕型「耳中風」病例也有增加趨勢。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天氣變冷,是「耳中風」好發的季節,中風主要是因內耳血管阻塞,導致聽力突然減弱、耳鳴、暈眩、嘔吐、平衡失調及走路不穩的情形,且大多為單側性。

過去耳中風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居多,近年來年輕型病患也不少,少部分為血管阻塞,其餘大部分病例不排除與病毒感染有關,這些病毒原本就存在體內的神經結內,天氣變冷,抵抗力會變得比較差,病毒就有機可乘,因而造成感染,病患多會突然聽不到或是耳鳴不止。

力博宏指出,如果非外力因素,例如碰撞、打靶或是聽完大型演唱會引發突發性耳聾,就要特別小心有可能是「耳中風」,最好立即就醫,雖然有1/3到1/2「耳中風」的病患,耳朵聽力可以恢復,但仍有1/2的病患聽力會變得較差或是長期有耳鳴的情形,所以要避免「耳中風」的發生,尤其是年輕人,平時最好作息飲食正常,不要熬夜,保持好自己的抵抗力。


佩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