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聞
企業併購 分割免稅將設限
中國時報/潘羿菁
2012.10.17
經濟部商業司修改企業併購法,儘管將分割對價方式,開放多元化,將不再僅限發新股,但是對於適用租稅優惠予以限縮,例如,併購公司發行股票的價值,必須達到整體併購金額的80%,才能免徵營所稅,相較於現行分割適用毫無限制,等同於縮小租稅優惠措施。
分享新聞
企業併購 分割免稅將設限
中國時報/潘羿菁
2012.10.17
經濟部商業司修改企業併購法,儘管將分割對價方式,開放多元化,將不再僅限發新股,但是對於適用租稅優惠予以限縮,例如,併購公司發行股票的價值,必須達到整體併購金額的80%,才能免徵營所稅,相較於現行分割適用毫無限制,等同於縮小租稅優惠措施。
分享新聞
辯稱房地遭盜賣 奢侈稅照課
中國時報/林淑慧
2012.10.17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轄區內一位民眾自稱遭人盜賣房地產,因持有不滿2年,遭國稅局鎖定為不合常規的避稅案件,提醒民眾房產交易須提出事實證據,不要心存僥倖,以免被國稅局補稅外加罰鍰。
分享新聞
基金下單自動化 年底前全面啟動
經濟日報╱蕭志忠
2012.10.15
台灣集保結算所與BBH、Calastone、Euroclear等3家國際資訊傳輸服務機構簽約合作,將於年底前提供銀行等基金銷售機構基金下單自動化傳輸服務,我國基金產業將全面進入自動化。
分享新聞
進口蔥關稅暫不減半
自由時報/洪素卿
2012.10.15
雖然立委針對農委會推動休耕田只補助一期政策齊聲喊卡,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日出席由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委員會所舉辦的在地安全好農產系列講座,繼續捍衛活化休耕政策;他表示,持續休耕的農地,任其荒蕪卻成了蟲害、鼠害溫床,害慘鄰近的農田。連他前一天參加十大經典好米活動時,崑濱伯也跟他抱怨這個問題。
經部預告 中資鬆綁幅度不會小
自由時報/范正祥 2012.10.11
馬總統昨天上午在國慶演說宣示經濟發展,行政院昨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行政部門相關措施。對馬總統鬆綁投資障礙的政策方向,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僑外資來台將改為「事後報備」制,中資來台也會進一步檢討開放,「預期幅度不會太小」。
另,馬總統「改造產業結構,提高薪資水準」的說法,引發聯想是否將調高基本工資?行政院長陳?表示,總統談話的重點在於,「前面有句話是說調整產業結構,然後提高我們的所得水準,也希望大家的所得都能提高,我想那是個重點。」
分享新聞
南韓可能降息一碼 我跟進機會不大
自由時報/盧冠誠 2012.10.11
油電雙漲造成通貨膨脹急遽升溫,國內負利率情況快速惡化,停滯性通膨風險大增,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市場預期,短期雙率(利率、匯率)難有施展空間。昨天為國慶日,但國際金融市場仍正常運作,央行總裁彭淮南昨早同樣率領一級主管加班,關注國內外金融市場動態。
匯銀主管表示,南韓央行今天將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市場預期降息一碼(○.二五個百分點)機率高,若成真,這是自七月降息一碼後,再度以利率工具來刺激景氣。匯銀主管指出,即使主要競爭對手南韓降息,但台灣卻面臨實質利率(名目利率減去通膨率)負值擴大的困境,要跟進降息的機會有限,至於新台幣匯率,也沒有大幅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的能力。
分享新聞
《國際經濟》美國負債,6年來新低
時報資訊 2012.10.11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指出,美國負債金額現已降至6年來最低,主因是屋主、城市和企業減少借款所致。如此結果無疑是對已調降美國債信等級或或看衰美國債信前景的信評公司打了一巴掌。
根據彭博社匯整的數據資料,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以及民眾的負債金額截至9月底總計為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29倍,呈2006年以來新低。美國負債於2008年以GDP的3.59倍寫下歷史新高。美國民間借貸金額由去年底的40.2兆美元,於今年9月底降至40兆美元。
分享新聞
連鎖餐飲掛牌 審查三點不漏
經濟日報╱吳泓勳 2012.10.11
王品、瓦城等知名連鎖餐飲陸續上市櫃,幾分甜、鼎王、麥味登等業者正在輔導中,連鎖餐飲業搶進資本市場話題成為亮點。由於此類產業輔導上市櫃經驗有限,會計業者表示,審查過程「逐案愈來愈嚴謹」,財務稅務是否健全之外,技術商標的規範是否合理,為首要審查重點。
櫃買中心經理李愛玲在參加勤業眾信的研討會上透露,未來審查連鎖餐飲業者,主要分為技術商標來源、業者營運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及財務、稅務是否健全3大面向,以櫃買中心來說,目前已通過安心食品及瓦城2家上櫃案。
分享新聞
證所稅核實制鬆綁 股市受惠有限
中國時報/劉家熙 2012.10.11
證所稅核實制小幅鬆綁,市場解讀台股受惠有限,股市杯水車薪。業內人士指出,大多投資人預料仍採設算制課稅,再加上未上市及興櫃公司均難逃核實制魔咒,台灣資本市場明年將面臨「冰原歷險記」的危機。
業內人士痛陳,目前股市獲利不易,明年起證所稅開徵,除了上市櫃股價蒙塵之外,更是對興櫃及創新公司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台灣素來以中小企業立國為主體,再也培育不出郭台銘、林百里及施振榮等一等一的人才了。
分享新聞
台企港人民幣帳戶 將回流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 2012/10/04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昨(3)日撰文稱,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日漸明朗,不久的將來,許多原來在港開人民幣帳戶的台灣居民或企業,很可能將香港的人民幣存款轉移到台灣。
路透報導,馬駿稱,台灣正建立人民幣清算體系,兩岸針對貨幣清算的機制也正逐漸明朗化,台灣人民幣離岸業務將會有長足的發展。
分享新聞
10月觀盤 看三指標
經濟日報╱張?文 2012.10.03
10月全球金融市場的3大觀察重點為中國十一長假、歐洲財長會議、美國褐皮書與企業財報。基金業者認為,在市場反映政策利多消息的激情過後,將回歸基本面,以中國為首的亞太最看好。
9月全球股市大反彈,主要是因為歐美日央行陸續大動作出手預防經濟情勢惡化,尤其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第3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中國也趕在十八大換屆前釋出新的基礎建設投資利多。
分享新聞
配偶剩餘財產權 一年內申請
聯合報/許祺昌
2012.10.03
王老太太問:我和老公在民國60年結婚,老伴前些日子過世,聽朋友建議,我可以申請「2分之1的配偶剩餘財產」,以減少繳納遺產稅。請問這是什麼規定?聽說這條法律從74年後才公布,我符合申請條件嗎?
分享新聞
配合IFRSs 營所稅3大修正
中國時報/張國仁 2012.10.03
勤業眾信會計師林宜信指出,依財政部所研擬,配合我國導入國際財務報導準測(IFRSs)的所得稅法修正草案,其中將影響企業部分主要有營所稅、未分配盈餘稅及股東可扣抵稅額等3方面。
林宜信說,針對營所稅本身,公司在導入IFRSs開帳日而調整的保留盈餘,應個別檢視保留盈餘發生的性質及原因,若該性質依所得稅法及查核準則規定,係屬可認列及已實現者,則保留盈餘的增加,帳外調整為營業外收入,保留盈餘的減少,帳外調整為營業外支出,如股份權益給付,員工認股權處理等;若該性質依稅法規定不可認列或未實現,則該保留盈餘的調整,稅上不作處理,如補列員工未休假獎金。
分享新聞
政院穩物價 3水果關稅減半
中國時報/崔慈悌 2012.10.03
受今夏颱風影響,水果批發價創下5年來新高,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昨(2)日宣布,蘋果、甜桃、奇異果等3種進口水果,6日起實施關稅減半,由20%降為10%,為期2個月,以減輕消費者負擔,未來再視情況決定是否延長。
由於蔬果價格飆高,造成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漲,對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能否保二?江宜樺表示,未來2、3個月天候如果沒有異常,物價指數就有希望控制在2%以內。
贈股 未必按每股淨值課贈與稅
聯合報/莊瑜敏、吳懷真
2012.09.26
王先生問:我是一家中小企業的老闆,我想安排子女參與公司經營,所以將大部分持股贈與子女,並依每股淨值申報贈與稅,但最近收到國稅局的核定通知書,為何核定的贈與金額大幅高於申報數?國稅局核定後,我能否辦理撤銷贈與呢?
分享新聞
買賣藝術品 國稅局要查稅
中國時報/沈婉玉
2012.09.26
景氣不佳,但富人似乎不受影響,藝術品拍賣會仍屢拍出新高價。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已盯上藝術品拍賣,要求拍賣公司提供相關資料,若賣出藝術品有獲利,明年記得申報繳稅,以免被國稅局抓到處罰。
分享新聞
年度最佳稅法判決 2案留名
工商時報/林淑慧
2012.09.25
國內最佳行政法院稅法判決評選出爐。財會業與學術單位票選出「財政部對欠稅個案,須斟酌個案情況,決定是否限制出境」,以及「稽徵機關若因營業人漏稅進行處罰,須負舉證責任,提出可信證據」,並列年度最佳判決,希望藉由評選,對台灣的稅法環境產生正面作用。
分享新聞
前立委妻漏報贈與稅 補帶罰
工商時報/張國仁
2012.09.25
最高行政法院日前判決指出,以公司名義及公司帳戶,代替子女支付購買不動產的部分價金,應負自動申報贈與稅責任,若漏而未報,依稅法規定,應負補徵應納稅額及按漏報稅額處1倍罰鍰。
分享新聞
夫欠債找妻還 卡債族控銀行冷血
聯合晚報/蘇芳禾
2012.09.25
「配偶欠債要你還!全家困頓沒人管?」記者會上午在立法院舉行,卡債受害人張先生(中)以自身案例疾呼,民法相關規定立即修正,杜絕銀行為了滿足債權,就任意透過法院將手伸進家門的事情,再繼續發生。